漁夫搖搖頭。
“您覺得不舒服?”
“我的身體棒極了。”漁夫舒展著四肢。
游客顯出困惑的表情:“那您怎么不去打魚?”
“我已經(jīng)打過了。我的筐里有四只龍蝦,還捕到了二十幾條青花魚,我甚至連明后天的魚都打夠了。”
游客激動起來:“但是請您想一想,要是您每天出海兩次、三次、甚至四次……您就能捕到更多的魚,那么不出一年您就可以買輛摩托,兩年就可再買一條船,三四年說不定就有了漁輪,有朝一日您還可以建一座冷庫,蓋一家熏魚廠……您可以坐著直升機飛來飛去找魚群,用無線電指揮你的漁輪作業(yè)。您可以取得捕大馬哈魚的權力,開一家活魚飯店,無需通過中間商就直接把龍蝦運往巴黎,然后……”游客興奮得說不出話來。
漁夫拍拍他的背,好像是拍著一個嗆著的孩子:“然后怎么樣?”
“然后您就可以逍遙自在地坐在這里的港口,在太陽下打盹兒,還可以眺望大海。”
“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這樣做了。”漁夫說,“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兒,只是您照相機的咔嚓聲把我吵醒了”。
哈佛哲語
生活的方式有許許多多,生活的心態(tài)也各個不同,但就快樂而言,最簡單的恰恰是最真實的。很多時候,當我們忙忙碌碌之后,才發(fā)覺自己歷盡千辛萬苦所追求的快樂竟是最平常的享受。美國是最善于尋找、享受快樂的國度,哈佛人則是這么一群理解生活的社會精英。
關注官方微信:北京影響力培訓,了解更多精彩內(nèi)容